燁聯董事長林義守昨(13)日表示,現在是自由競爭市場時代,全球企業都在合并,政府也一直鼓勵面板、DRAM產業整并,臺灣公平會卻禁止燁聯并唐榮,相當不合理。林義守昨天接受專訪說,公平會官員應該到島外考察,不要關在辦公室做決策。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燁聯合并唐榮遭公平會禁止,你的觀點如何?
答:不銹鋼早就是自由化的商品,全球不銹鋼到臺灣來都不必關稅,現在下單約三到五天就能運到高雄港,跟從唐榮出貨的時間差不多,想不透政府怎么還會想要阻礙產業整并,完全悖離世界趨勢?鐕髽I間都不斷在合并,臺灣的企業怎么不能整合?像唐榮昨天就跟燁聯借了2,000公噸的鉻金屬,如果燁聯沒有站在互利共榮的立場,就不能將原物料借出;唐榮缺料,生產線至少半個月不能動,所以燁聯毫不猶疑的就借了,共同穩定市場秩序。
問:公平會認為合并后會出現獨占及價格壟斷。
答:這只看到一個點,且不一定會發生。鋼材進口很容易,市場對價格敏感度相當高,上游鋼廠需要與下游維持長久、良好的關系,行情也不是隨便可以操弄的;如果上下游因價格不斷對立沖突,大家都會一同受害。
反而產業整并后,單是采購規模擴大,就能為整個產業創造不少利基。像不銹鋼一定要用到18%鉻金屬,燁聯因為用量多,所以單位價格比唐榮低,平均至少有5%的價差,行情好一點時甚至可以便宜10%。這不代表唐榮買貴,唐榮取得的價格也是合理的,只因為量比較少,單價相對就高。如果唐榮與燁聯整并,以去年第四季為例,單月最高可省下5,000萬元差額,一季可達1.5億元,這筆錢平白讓省外企業賺走了。
問:不銹鋼產業整并受挫,是否放棄?
答:燁聯是島內不銹鋼上游龍頭,有責任讓整個產業更健全,所以仍會繼續努力推動整并,但建議公平會官員應到島外考察,看看世界鋼鐵產業是怎么在推動整并,不要只坐在辦公室決策。全世界都在合作,只有臺灣還自外于世界潮流,是不是要等像DRAM等產業做不下去了,政府才要出面整合?應該派公平會委員去唐榮經營一段時間,就能體會不銹鋼產業整合的必要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