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輸美油井管被終裁“反補貼”關稅,是迄今美對華貿易制裁最大案;而是否被征“反傾銷”關稅,則可看作未來中美貿易交鋒的“風向標”
北京時間2009年12月3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就中國輸美油井管(OCTG)“反補貼”案做出終裁,以6∶0的投票結果認定中國油井管存在對美國相關產業的損害威脅。
這等于敲定了美國商務部(DOC)2009年11月24日的終裁結果——對中國鋼管實施10.36%(兩日前調整至10.49%)—15.78%反補貼關稅制裁。中國鋼企近一個月的努力和抗辯也都落空。
而這場落在油井管上的“大雪”,還會下得更久。因為,這一“雙反案”的另一只靴子還沒有真正落下,按照日程,美國商務部將在2010年3月對中國輸美油井管“反傾銷”稅率進行終裁。
“如果最終反補貼加反傾銷稅率一共被定在40%左右,那出口美國市場將基本沒有利潤了!比ツ12月31日,山東東營勝利高原有限公司李偉經理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DOC給出的反傾銷臨時關稅高達96.51%。
據本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面對如斯情景,部分企業仍因可獲差別稅率而積極爭取,也有不少企業放棄了應訴、選擇回避美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幾乎所有的涉案鋼企都判定:“鋼管出口歐美市場,已經幾無希望”。
據本報記者從可靠消息渠道獲悉,在中鋼協、商務部聯系企業開了“無數次”會后,2010年1月中國官方和行業協會還將在最后時刻和美方進行磋商。
畢竟,沒人有希望,在全球經濟復蘇回暖的2010年,中美兩個最大貿易國家間的貿易壁壘被類似案件結成更厚的“冰墻”。
此次ITC“6∶0”的投票比例結果看似一邊倒,但背后另有玄機。
“這是一個對現實或對未來的不同考慮,但結果都是一樣,就是涉案鋼企如需繼續出口美國就得按要求繳納反補貼稅!12月31日,江蘇常寶鋼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蘭永告訴本報記者。
其中最主要的訴訟意見就是:“中國鋼鐵制造商享受大量政府補貼,出口美國的傾銷率在40%至90%之間,威脅美國約6000名OCTG工人的就業崗位!
“美國或其他國家對中國鋼鐵業發起的反補貼,主要是從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這個角度來查。操作起來很容易,把相關利息政策、稅收政策、地方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都算進去,包括人工工資、福利也會進行計算!彼f。
如今,反補貼稅率已被敲定,另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仍然高懸在中國油井管生產商們的頭頂——DOC反傾銷稅率究竟會定在多少?出口美國是否還有最后一線希望?
由于在“反傾銷”一案中,被抽中需強制應訴的企業只有江蘇常寶和天津鋼管兩家。因此,這兩家企業現在承載著最大的抗辯壓力——前者需要保住最好的結果,后者則更要為同行爭取更多權利。
雖然江蘇常寶的初裁稅率仍為0,其它未積極參與應訴企業也保持稅率99.14%不變,但這直接導致其它37家原本通過申請、積極應訴、并獲得參照天津鋼管傾銷稅率的企業,同樣被調高到96.51%。
“由于江蘇常寶的初裁差別稅率為零,因此不能和天津鋼管的差別稅率進行平均,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只能跟著天津鋼管走!2009年12月31日,另一家涉案鋼企法務部人士告訴記者。
從經濟周期和貿易摩擦的聯系規律看,經濟衰退一年至一年半之后,通常會出現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高潮,這意味著,2010年我國將迎來貿易摩擦的密集期。
在曹慧泉看來,如此多的“雙反”案,不少案例其實不是技術問題,更多卻是政治問題。
以此次油井管為例,美方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油井管總量為72.5萬噸,2008年增加到了220萬(中方統計數據分別為65.8萬噸和199萬噸)。
江蘇常寶副總經理張蘭永這樣形容這次案件的重要性:“對中國的油井管行業而言,如果美國的大門徹底關上,未來是很可怕的。因為歐盟的門已經關上,還有阿根廷、墨西哥、哥倫比亞、加拿大、印度等地都在跟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