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整合雙引擎:產業政策引導與資本市場助力
行業洗牌、產能過剩,這對鋼鐵公司來說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通過企業間的并購重組,一批更大更強的鋼鐵企業已經呼之欲出。這不僅改變了我國鋼鐵業“規模大而地位不突出”的現狀,而且將促成資本市場鋼企“航母”的誕生。
就在本月24日,寶鋼集團發布消息稱,已于23日與江蘇沙鋼集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訂“戰略協同合作意向書”。備受關注的中國最大鋼鐵國企和最大鋼鐵民企之間的航母級合作就此浮現。寶鋼董事長徐樂江23日說,寶鋼2009年4457萬噸產量一旦與沙鋼去年2640萬噸產量融合,“7000萬噸大鋼企”就將橫空出世。
同樣是在24日,濟南鋼鐵和萊鋼股份雙雙發布重組公告。濟南鋼鐵被選定為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鋼鐵主業資產整合平臺,將以換股方式吸收合并萊鋼股份,同時還將增發股份收購濟鋼集團、萊鋼集團持有的30億元現金及預估值85.85億元的資產。重組完成后,山鋼集團將以濟南鋼鐵為平臺,實現其主營業務的整體上市,據2008年度數據模擬計算,存續公司粗鋼產量將超過1700萬噸,營業收入超過1100億元,在國內鋼鐵上市公司中躍升至第三。
這只是鋼鐵業并購重組大戲中的一幕。業界普遍認為,2010年,鋼鐵行業的重組整合將進一步向縱深推進。在2009年,由于地方利益集團的阻礙,不少行業并沒有形成跨區域的有效并購重組。
2009年,河北鋼鐵、寶鋼、武鋼、鞍本、沙鋼五大鋼鐵集團合計產鋼1.65億噸,僅占同期全國產量的29%,這與《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的“國內排名前5位鋼鐵企業的產能占全國的比例達到45%以上”的目標差距尚遠。
鋼鐵業的整合,顯然有利于拉近這一差距。
從鋼鐵業的整合目標來看,力爭到2011年,全國形成寶鋼集團、鞍本集團、武鋼集團等幾個產能在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鋼鐵企業,形成若干個產能在1000萬-3000萬噸級的大型鋼鐵企業。而工信部副部長苗圩也曾表示,目前全國大型鋼鐵企業有10家,但不能一步全部集中,可同時發展六到七家1000萬-3000萬噸級的較強實力的鋼鐵企業。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鋼鐵產業的規模雖大,但鋼鐵企業的地位并不突出,這與我國鋼鐵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通過并購重組,就可以使我國的鋼鐵企業做大做強,打破這種“規模大而地位不突出”的尷尬局面。
事實上,國家對于鋼鐵企業并購重組一直持鼓勵態度。早在2005年頒布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就明確提出,支持鋼鐵企業向集團化方向發展,通過強強聯合、兼并重組、互相持股等方式進行戰略重組。而在2008年公布的的《鋼鐵業振興規劃》中,再次提出要加快鋼鐵產業調整振興,必須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后、聯合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為重點,推動鋼鐵產業由大變強。
近日,有消息稱,《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已基本成形即將出臺?梢灶A計,這將促使2010年有更多的鋼鐵企業牽手走到一起。2010年,也注定會成為鋼鐵業的并購年!山東無縫鋼管廠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