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3月9日訊 4月1日是傳統的鐵礦石年度合約價格起始日,但眼下鋼鐵企業和鐵礦石巨頭的價格談判仍然懸疑重重,光目前傳出的2010年價格漲幅就有從40%到80%的多個版本,還有消息稱,今年礦業巨頭很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年度定價機制,轉為根據現貨價格或季度價格來定價。
三大鐵礦石巨頭尋求漲價80%—90%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鄧崎琳周日透露說,正在進行的鐵礦石談判進展艱難,礦商希望大幅提高2010鐵礦石基準價格,而中方無法承受礦商所提出價格帶來的壓力!叭糁袊撹F企業將這些成本轉嫁給下游行業,可能會引起嚴重的社會問題!薄度A爾街日報》8日評論說,上述講話顯示了中國當前在與三大國際礦業巨頭商定鐵礦石價格方面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路透社報道說,力拓和必和必拓正在說服亞洲的鋼鐵廠放棄幾十年來一直使用的年度定價機制,希望每季度、每個月甚至每天一定價格。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認為,過去體制太陳舊了,跟不上日益變化的市場。他上個月說,只有現貨價格才能適應形勢,而按照當時的現貨價,漲幅應該是90%。分析家和基金經理透露,作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力拓與必和必拓正分別迫使鋼鐵廠接受80%的漲幅,這將是第二大年度漲幅。一位澳大利亞的礦業分析師說,80%的漲幅看起來仍很便宜。目前,鐵礦石在中國的到岸價格是每噸133美元左右,是2009年的一倍。據稱,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商阿塞洛米塔爾已準備接受4月1日起年度價格上漲70%至80%,這與預測的漲幅相符。
而巴西媒體報道說,世界最大的鐵礦石巨頭淡水河谷尋求讓日本JFE鋼鐵公司接受鐵礦石漲價90%的提議。而報道稱,這家世界排名第六的日本公司愿意接受這一價格。
今年的談判很可能重復去年的歷史
《華爾街日報》8日援引鄧崎琳的話說,鐵礦石廠商根本不急于就今年的價格談判達成解決辦法,因為“中國市場的不團結給了他們一個空子”。盡管中國是一個大買家,但中國鋼鐵行業的分裂局面導致其一直以來被動接受價格。去年中國試圖奪回定價權,堅持要求獲得較其他亞洲買家更大幅度的價格折扣,但談判最終落得無果而終的結局。澳大利亞股票和金融服務公司Ord Minnett分析師彼得•艾登說,這種情況今年還會重復。
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的文章說,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居高不下,而且其他國家的鋼鐵廠已接受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價格大幅上漲是不可避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很難守住立場。中國人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因為他們知道,不妥協的后果就是要付出金錢的代價。如果中國的鋼鐵廠不同意這一價格漲幅的話,就不得不購買現貨,那只會更昂貴。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中國想要的漲幅20%就顯得越來越愚蠢。20%的漲價只能讓鐵礦石價格達到每噸72.50美元,仍比現貨價格低46%。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今年中國通脹壓力猛增
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其他變量不變,研究表明如果以鐵礦石等為主的中國大宗商品價格平均上漲10%,就會引起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2%,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0.3%,這種價格的傳導效應會對中國的通脹帶來很大的壓力。摩根大通中國證券與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原材料成本預期占中國鋼材生產商2010年成本的84%,高于2009年的79%。我們預計,2010年鋼材的平均生產成本將由2009年的每噸184美元增至每噸572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