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型上游卡住鋼鐵企業命門
中國鋼鐵企業就如同地主家的長工,而“地主”就是國外三大鐵礦石巨頭。<BR><BR> “我們掙的錢,大部分都交給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這三大礦業巨頭了。這就是上游的控制力,我們完全沒有話語權!蹦炒笮弯撈蟛少彶控撠熑烁嬖V記者。<BR><BR>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只有2.4%,全行業累計虧損額為32.78億元,虧損企業數…
中國鋼鐵企業就如同地主家的長工,而“地主”就是國外三大鐵礦石巨頭。
“我們掙的錢,大部分都交給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這三大礦業巨頭了。這就是上游的控制力,我們完全沒有話語權!蹦炒笮弯撈蟛少彶控撠熑烁嬖V記者。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只有2.4%,全行業累計虧損額為32.78億元,虧損企業數達8家,比前年同期的5家有所增加。
即便如此,中國鋼企仍然給上游企業貢獻了大把的美元。
2011年中國進口鐵礦石累計6.86億噸,進口鐵礦石的平均到岸價為163.84美元/噸,同比增長了28.13%,中國鋼鐵行業因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多支出了外匯約250億美元,是全年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總和的1.9倍左右。
中鋼協副秘書長屈秀麗指出,具體來看,2012年鐵礦石市場的供應格局也難以發生根本變化,價格仍會處于高位,而煤電油運等其他原燃材料價格也將繼續呈上漲態勢。在成本方面,由于鋼鐵企業占用資金數量大,銀行借款多,2012年資金緊張狀況難以緩解,資金成本仍會繼續上升。另外,職工工資也將進一步上漲,人工成本增加。
壟斷之禍
全國人大代表、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毫不掩飾鋼鐵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去年1月至8月武鋼平均利潤只有2%至3%,四季度利潤只有0.4%,遠低于同期全國工業平均6%的利潤。今年1月份,鋼材每噸利潤只有45元,2月份只有10元。
鄧崎琳把鐵礦石這個原因放在了首位。
國外三大鐵礦石巨頭壟斷了全球70%的鐵礦石貿易額,牢牢掌控著市場定價權。
分析師表示:“三大礦山的礦石冶金性能好,品位較高約63.5%,并且二氧化硫含量也較低。在質量方面,三大礦山高品質礦石的價格自然高于其他國家礦的價格,短期內難以被替代!
毫無疑問,高品位鐵礦石的豐產成為三大礦山壟斷的重要原因之一。
依靠不對等的優勢,三大礦山讓中國企業失去了話語權。
面對壟斷性的上游原料市場,下游的鋼鐵生產廠家雖憤憤不平,卻總是沒有推出像樣兒的“挑戰者”。擂臺下面,那些數量龐大的鋼鐵生產企業中,“中國隊”人數最多,總產量也最大,可話語權最小,掙到的利潤也最微薄。
日前,全球最大鐵礦石巨頭巴西淡水河谷公布了2011年財報,稱公司全年經營收入和經營利潤率分別為301億美元和48.5%,實現凈利潤228.9億美元,同比增長32.6%。力拓公布的年報也顯示,公司2011年經營現金流創紀錄的增至274億美元,比2010年提高了16%。必和必拓則稱,2011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34.8%至230億美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3%至750.53億美元,鐵礦石產量同比增16.7%至1.49億噸。
“中國是他們利潤大幅增長的貢獻者!鄙鲜瞿炒笮弯撈蟛少彶控撠熑烁嬖V記者。
不僅僅在鋼鐵領域,在平板產業中,因為上游對面板原材料的壟斷,讓中國企業“大而不強”。
有專家表示,目前制約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上游原材料的國產化和本土化。上游原材料穩居平板顯示行業利潤的高端。平板顯示產業主要原材料長期被美、日、韓等國壟斷,沒有原材料的國產化和本土化,我們的平板顯示產業很難形成在國際舞臺的核心競爭力,也得不到平板顯示制造業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
聯手之利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控制成本方面,依靠傳統的堆積原材料、使成本降低的做法已經行不通。
在原材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市場環境下,如何降低成本贏得利潤空間是企業面臨的難題,董明珠表示:“格力降成本是降管理成本,決不降原材料成本,因為原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我們絕不拿消費者當試驗品!
事實上,在原材料供應方面,格力一直在尋求著突破。
早在2004年,格力電器與寶鋼就正式戰略結盟,確立雙方在家電用鋼方面的合作關系。格力電器在同等條件下將優先使用寶鋼鋼材,并先期介入寶鋼在家電用鋼方面的開發創新,寶鋼則在材料開發方面優先考慮格力的需要,并提供供貨優惠和保障。
此后,2007年年底,攀鋼和長虹成立了“攀鋼長虹家電鋼板聯合實驗室”,其研究方向是家電鋼板成形性能的測試與研究、家電部件成形過程的計算機仿真分析、家電鋼板腐蝕性能研究等。
當時攀鋼高層曾表示,這既有利于提高長虹家電產品的性價比,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又可以幫助攀鋼進行產品升級、更深入地了解客戶的需求。
有專家測算,若鋼材價格上漲10%,將帶動空調、冰箱、洗衣機產品的成本分別上漲3.87%、3.05%和0.80%左右。
在原材料成本維持在高位的情況下,與鋼企聯手研究家電用鋼成為家電企業的共識。
在另外一個消費大戶汽車行業上,聯手,也是汽車企業不得不做的選擇。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王先進介紹,汽車用材約70%來自鋼鐵,汽車業作為鋼鐵企業的重要客戶,雙方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受重視,“誰贏得安全的產業鏈,誰就能贏得市場”已成為行業內的共識。兩個行業內已有很多企業在鋼材的品種研發、配送加工、價格商定等方面合作。
河北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等均表示下一步將布局物流或轉型發展。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指出,目前鋼廠都在提高鋼材的直銷比例,已經從過去的40%提高到了去年的70%。
“我們此前和一家汽車企業建了一條深加工生產線,投資達1000多萬元,這還是初期的投入,但是不投入,就意味著你在下游少了一個市場!比A東一家鋼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董明珠告訴記者:“歸根結底,還是要提高節約資源的能力,只有生產出更節能的產品,才不會被成本牽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