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鋼鐵從去年房價的調整之后,就開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一直沒有看到好轉 的趨勢,鋼鐵業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現如今這恐怕是鋼鐵圈內人士思考得最多的話題。在原 材料價格高企、鋼材價格低迷這樣“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改善鋼企盈利能力,恐怕已經 不僅僅是依靠兼并重組就能解決的事情了,這是一個關系到整個經濟體制的問題了,我們 政府應該從全局出發,一步步調整。
到底能否重組,重組之后能否真的可以滿足我們眼前的一些情況,我們就要去理解,去感 受這個整體氛圍,然而,在重組初見成效之際,困擾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卻并沒有得到 根本解決。當前我國鋼鐵企業效益下滑甚至發生虧損,粗鋼產量仍然保持著增長勢頭并屢 創新高,“越虧越產”的現象揭示出行業不少問題。我國粗鋼產能已經超過9億噸,盡管粗 鋼產量和產能增速放緩,但是在如此巨大的鋼鐵產能基數下,一旦市場略有好轉,鋼鐵產 量釋放速度就將快速攀升。
在這種危機之下,很多的權威人士,很多的專家紛紛出面,分析這個過程,提出了相應的 解決辦法,讓整體的經濟在穩定的環境下增長。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建 筑市場,平均每年房屋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其中鋼結構約占2%-3%,絕大多數是鋼筋混 凝土結構和磚混凝土結構,還有少量木結構、磚石結構及土坯房屋。此外,我國公路橋梁 數量龐大,根據規劃,到2020年左右,我國公路橋梁將達到80萬座。然而,我國公路橋梁 也以鋼筋混凝土橋為主,約占橋梁總數的85%,而鋼橋占比則不到1%。相比之下,美國鋼結 構橋梁占比達到33%,日本鋼結構橋梁占比則達到了41%。顯然,我國鋼結構建筑比例偏低 ,鋼結構建筑市場發展空間很大,這樣的結果就能夠讓我們鋼鐵有一定的信心。
要控制好我們的鋼鐵行業,也要從源頭開始,從我們的供應物料開始,要如何的才能滿足 客戶的要求,如何的才能達到我們的目標,此外,鋼鐵工業還需要不斷加強資源保障,尤 其是逐步建立鐵礦石資源保障體系,減少對于國外礦商的過度依賴,并推進礦產資源勘探 ,提高尾礦回收綜合利用水平,保證國內礦山的有序開發,這樣就能夠把握一個主動權的 作用了,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做好這個鋼鐵這個控制。
|